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杭州明清瓷器收藏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杭州明清瓷器收藏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清代杭嘉湖道几品官?
清代浙江四道之一。雍正四年(1726)置,驻嘉兴府,领杭州府、嘉兴府、湖州府;乾隆十九年(1754)移驻杭州府。 清代道的长官,官方称为“道员”,民间尊为“道台”,因此得名道台衙门。清代的道,是省以下、府以上的机关 道员(又称道台),清代官名。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:道员(道台)是省(巡抚、总督)与府(知府)之间的地方长官。
明朝时,省级行政长官布政使下设左、右参政和左、右参议均为辅佐布政使的官员。 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。
乾隆每次下江南为何总要见一个“拾破烂”的老头杭世骏?
必须纠正一下题主,杭世骏即使在被迫辞官之后也没有“捡破烂”。
杭世骏是谁?杭世骏,按今天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来算他应该是浙江杭州人,生于康熙年年,雍正年间通过科举中了举人,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看出了他有才,授予他翰林院编修一职。杭世骏算得上是学问一流,在书画、经学、诗文、史学等领域的水平都不是一般的高,现在经常看到的武英殿本古籍中的《十三经》和《二十四史》就是他主持校对的,还带人编纂了一部《三礼义疏》,自己其他的著述也是相当的丰富。
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杭世骏当了一段时间的编修,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可能是感觉自己已经完成修身齐家过程,可以进一步参与治国平天下了,于是就给乾隆皇帝上书一封,其中一句话差点要了他的命,他说:“我朝一统久矣,朝廷用人,宜泯满汉之见”。也就是说,我大清朝已经平安统治这么久了,大家既然都是大清子民,在用人方面也不要有什么满汉之别了。另外还提到,可以说是抱怨性的说到很多满人才能不及***,但是当得官却比***大得多。尤其是为自己的老家江浙一带鸣不平,说江浙一带人才辈出,江浙人才反而在大清朝不得重用了。
确实,这是当时清代中央***在用人时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,但这种问题是在于清代中央统治者,作为少数民族一直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,那就是“民族融合”与“华夷之辨”。虽然作为曾经的“夷”的满人入主中原已经很久了,而且接受了传统中国文化,满汉之间文化逐渐趋于同质化。但是“华夷之辨”仍然是统治者心中的一个不可触动的心结。或者说,他们并不敢相信满汉真的已经到达了高度同质化的阶段。在心中对满汉的看法仍存在隔阂。
另外,杭世骏也不明白,唯才是举没错,但是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庞大帝国的统治者,政策的施行不仅要照顾到“才”,更要顾及到民族、顾忌到地域的平衡,其实这种并不公平的举士政策早在明代初年就已经开始施行了,那就是“南北榜”。
题主说的乾隆下江南想见一个老头杭世骏,确实有这回事。
不过,他不是“拾破烂”的,而是“买卖破烂”的,而且有一次乾陵南巡,问了一句,杭世骏尚未死么?结果当天晚上杭世骏就死了。
杭世骏是浙江杭州人,是一个文学家,曾经考取过清朝有名的“博学鸿词科”,他的朋友曾经评价他“博览精核,所为文词高旨深”。是个大学问家。
杭世骏雍正二年考中举人,后来却再怎么考也中不了进士,没办法,年龄也大了,他就委曲求全,做了主编,考官之类的小官。
乾隆朝的时候,他考取了博学鸿词科,才真的进入仕途,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,负责校勘史书。进了翰林院,他这才有了外放地方官的资格。
然而,由于杭世骏性格耿直,直斥时弊,最后又被“免死革职回乡。”
回到老家,杭世骏只好著书立说,买卖破铜烂铁度日。
乾隆皇帝号称“十全老人”,好大喜功,啥事都喜欢自己被捧为最好的。
这不,他又想学唐太宗李世民,做个能“从谏如流”的明君。于是,乾隆八年,按照惯例,乾隆帝又要求文武百官直言敢谏,从而塑造自己“从谏如流”的唐太宗第二的形象。
当时在翰林院编书的杭世骏也是傻,自己写了一篇《时务策》,上给了乾隆帝。
俗语说:不怕贼偷,就怕贼惦记。那要是被皇帝惦记呢?在清朝,就有这么一个叫杭世骏的老头,乾隆每次下江南,都必见此人。
杭世骏乃何许人也?
峨峨越秀山,千古阅兴替。台隍夷夏交,月表秦楚际。
后时夫何忧,望收身亦到。沿缘委巷穷,四顾绝邻保。
这些经典诗句出自杭世骏之手。说到这里,你可能会一头雾水,这些诗句我听都没听过,杭世骏入流吗。
说一个与杭世骏同时代的名人:郑板桥。郑板桥,“扬州八怪”的代表人物,因一生只画兰花、竹子、石头这三样东西,且画出来的兰花、竹子和石头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而被后人所熟知。在当时,杭世骏的名气并不亚于郑板桥。
杭世骏因诗而出名的史学家,雍正二年考取举人,后锲而不舍、连续赶考十多年,均未考取进士。反倒是因为写得一手好诗,在民间名气很大,而被浙江总督程元章破格推荐,考取了丙辰博学鸿词科,在翰林院编修历史。乾隆八年,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官。
乾隆在历史上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,他曾效仿祖父康熙六下江南,晚年自诩“十全老人”,实际上乾隆远没有康熙的宽宏大量。比如他对待江南名士杭世骏就显得小肚鸡肠,杭世骏最后落魄到“拾破烂”的地步,乾隆都不放过他,六下江南,有两次召见,在第六次下江南召见后,杭世骏回家后,当夜暴毙身亡。乾隆为什么要屡召“拾破烂”的杭世骏?他的死和乾隆有关吗?
▲乾隆
杭世骏(1695~1773),字大宗,浙江杭州人。清代史学家,文学家,名士。杭世骏以博学多才显赫一时。
乾隆元年(1736年),40岁的杭世骏授翰林院编修之职,校勘武英殿《十三经》、《二十四史》。这和当时的纪晓岚的官职是一样的,纪晓岚是《四库全书》的主编。杭世骏和纪晓岚没有交集。但他和纪晓岚一样耿直,都是宁折不弯的直臣。
乾隆八年,天气久旱无雨,古代人们迷信,认为这是老天示警。此时皇帝要下罪己诏,要招贤纳士,广开言路。乾隆按照惯例征求群臣意见。其实不过是故作姿态罢了。谁知杭世骏认真了,洋洋洒洒上了一份“万言书”。书中指出了乾隆的种种为政弊端。其中有一条是选官不重用***。其原文如下:
上书大意是说皇帝用人存在偏见,天下十个人中,满洲人才占两三个,然而朝中总督没有一个是***。江浙人才辈出,但在***中没有人升调。
讲真杭世骏说的这些都是事实,并且针砭时弊。可是乾隆最忌讳的是***掌权,满人本来就少,他害怕***夺了大清的江山。乾隆勃然大怒,下旨处死杭世骏,幸亏他的老乡刑部尚书徐本极力为他求情,称杭是狂生,不识时务”,徐本不停的叩头,直到把额头磕肿了,乾隆才消了气。把杭世骏免死革职赶回了老家杭州。
乾隆三十年(1765年),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时,下榻浙江海宁陈氏为他修的官邸。有一天,他想起了召见杭世骏,意思是看看他还活着没,杭世骏接到圣旨急忙见驾。这时杭世骏已70岁的高龄了。乾隆见他活的挺硬朗,于是问道:“你现在怎么过活呢?”杭世骏回答道:“臣开了个旧货摊。”乾隆不解道:“何谓开旧货摊?”杭回答:“收购些破铜烂铁,摆在地上卖给别人。”乾隆听罢大笑,亲手书写了“买卖破铜烂铁”六个大字赐给他。其实这里面有讥讽杭世骏的意思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明清瓷器收藏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杭州明清瓷器收藏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