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字画手卷的收藏价值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字画手卷的收藏价值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收藏的字画,是装裱了好,还是不装裱的好?
如果要长期收藏,还是不装裱为好。
1,装裱过的字画,在空气湿度大时更易发生霉变,增加了收藏的难度;
2,装裱过的字画,体积和重量都比未装裱时大很多,也增加了收藏的难度(未装裱的字画,叠成小方块,装入塑料袋,放入一、两片防蛀防霉专用药片,密封即可);
3,未装裱的字画,一旦需要用的时候,还可以有“镜心”、“立轴”等不同装裱方式的选择;
4,携带方便,如果要去外地或出国,未装裱的字画显然更便于携带;
5,将来如果要转让出去,装裱不装裱,对价格影响不大,你的装裱费用就白费了;人家买去说不定还要改变装裱方式,原先的装裱,也就多此一举了。
什么是手卷书?
书法手卷是一种特殊的书法形式,因为手卷作品的形状总是横幅的,不是竖幅的,而且高度一般在30—60厘米之内,长度至少在2米以上才行。
书法手卷是书画横幅中比较长的,因为不便于悬挂,只便于用手边展开、边欣赏、边卷合,所以叫手卷;又因为“手卷”比较长,所以被人们称为“长卷”。
书法手卷的特点:
一、长度起码3米开外,高度在50厘米以内为宜。
二、有完整的内容。
三、书体统一。
1. 手卷书是一种传统的书籍形式。
2. 手卷书是由纸张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长卷,文字和图画都是从上到下连续排列的。
它通常使用毛笔或墨笔书写,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3. 手卷书在古代是主要的书写和阅读形式,它具有保存信息、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。
手卷书的制作需要耐心和技巧,同时也需要专门的保存和展示方式。
虽然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书籍形式多样化,但手卷书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。
1. 手卷书是一种古代的书籍形式。
2. 手卷书是由纸张或绢帛等材料制成的长条状,文字内容连续排列,可以从一端展开阅读。
它是在纸张普及之前的主要书写和阅读形式。
3. 手卷书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因为文字需要逐字逐句地手工书写,而且展开阅读时需要不断滚动,不太方便查找和翻阅。
随着纸张的发明和印刷术的普及,书籍形式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册页形式,更加方便阅读和保存。
手卷是古代的什么演变而来的?
手卷这种品式晋代就已经有了,它是由秦汉的“经卷”、“卷子本”演化而来的。手卷的尺寸比较短的一般也有八、九米,长的能达到二十米以上,它的高度一般在三十到五十厘米之间,从南宋开始,一般的手卷高度都将近三十厘米,手卷尺寸也大概如此。
手卷就是把书画装裱成卷子,即书画横幅之长者,不适合悬挂,只可舒卷。卷子有大有小,手卷不仅便于案头展阅和临摹,而且适于保管、延长书画的寿命。
手卷由秦汉“经卷”、“卷子本”演化而来,指的是比较长的横幅书画。手卷高度一般有30到50厘米,长度短则八九米,长则二十米以上,因为不便悬挂,只能拿在手里,边展开欣赏边卷起收纳,因而叫“手卷”。
手绢最初由头巾演化而来;也叫手帕,随身携带的方形小块织物,用来擦汗或擦鼻涕等。现正逐步被纸巾替代。另外,手绢是部分剧种所用的道具,用双手舞动或转动以增加戏的效果,如二人转等。
***如你有一幅唐伯虎的真迹画你是选择卖掉还是收藏?
不存在这种***如,早在清代藏家之间就口传这样一句流行语:“文沈易得,唐仇难求”。如今文沈早已难求 ,何况唐仇?
世间传承有序的,就那些唐伯虎,再现民间几近玄幻,自明清至民国,仿造现象不断,凡属款唐寅的真迹百不见一二,至今时见于网络的图片也不少这类旧仿…
有趣的问题,做一场梦!
***如我有一幅唐伯虎的真迹,收藏还是卖掉?
先来分析分析 :
唐伯虎是明代鼎鼎有名的全能大家,在绘画方面,与沈周、文徵明、仇英并称吴门四家,也称明四家。诗文方面,与祝允明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。并且他活跃的成化年间,距今已有五百余年,换句话说,能留存到今天的真迹,非常具有稀缺性。
这两点,决定了唐寅真迹的价值。
目前,唐寅的作品,以每平方尺论价,大约在2万至5万不等,而尺幅大的精品,价值简直不可估量。
先说小幅的作品,圣佳2002秋拍,扇面《溪桥暮归图》,以人民币58.3万的高价拍出。北京翰海2004秋拍,扇面《看梅图》,成交价40.7万元。
中大幅的作品,手卷《松崖别业图卷》,成交价7130万元。2013年,在纽约苏富比的拍卖场,立轴《庐山观瀑图》,成交价5.9亿美元,约合人民币35.9亿元,刷新了唐寅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。
根据上述尺寸和价格的对照,收藏还是卖掉,就容易决定了。
如果我有的是一幅小小的扇面,值几十万,那就不卖了,认认真真的装裱起来,仔仔细细的收藏好了。偶尔拿出开看看,过过瘾,好朋友来了,也请欣赏欣赏。大家谈一谈,也是一种雅趣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画手卷的收藏价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字画手卷的收藏价值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